【龙钟的意思是什么】“龙钟”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人的体态或动作迟缓、不灵活的状态。它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形容老年人行动不便,或者形容事物因年久失修而显得陈旧、笨重。此外,“龙钟”也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
下面是对“龙钟”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基本含义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形容词 |
含义 | 1. 形容人身体衰老、行动迟缓 2. 形容事物陈旧、笨重、不灵便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描写老人或老物件 |
二、出处与用法
“龙钟”最早见于古文,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醉后走笔》中有“龙钟还独出,惆怅复难言”,用来形容年老体衰、步履蹒跚的样子。现代汉语中,“龙钟”仍保留了这一含义,但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衰老、迟钝、笨拙、迟缓 |
反义词 | 灵活、矫健、轻快、敏捷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人物描写:
“他年过花甲,步履龙钟,走路时总是慢吞吞的。”
- 物品描写:
“这台老式机器已经龙钟不堪,几乎无法正常运转。”
五、注意事项
“龙钟”一词虽然意思明确,但在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容易被理解为生僻词。因此,在写作或表达中若想传达“年老体弱”的意思,可以考虑使用更常见的词汇,如“年迈”、“迟缓”等。
总结
“龙钟”是形容人或物因年老或陈旧而不灵活的词语,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仍然可以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见到它的身影。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