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火树银花的意思】“火树银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节日、庆典或夜晚的繁华场景,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画面感。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火树银花 |
拼音 | huǒ shù yín huā |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
本义 | 原指灯火如树、银花似雪,形容夜间灯火璀璨、热闹非凡的景象。 |
引申义 | 后来泛指节日或大型活动时的热闹、繁华场面,也用来比喻美好、绚丽的景象。 |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作谓语、定语 | “元宵节晚上,城市里火树银花,热闹非凡。” |
描写节日气氛 |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喜气洋洋。” |
形容美丽景象 | “夜幕降临,城市灯光闪烁,宛如火树银花,美不胜收。” |
三、成语特点
- 形象生动:通过“火树”“银花”两个意象,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 文化内涵丰富:源于古代诗词,带有浓厚的传统节日色彩。
- 使用广泛: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口语中也常被用来形容热闹、美丽的场景。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灯火辉煌、五光十色、流光溢彩 |
反义词 | 黑灯瞎火、寂静无声、冷清萧条 |
五、总结
“火树银花”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在现代汉语中依然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描述节日、庆典等场合时,能有效传达出热烈、绚烂的氛围。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