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无点墨的释义】“胸无点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文化修养、知识贫乏,没有学问。这个成语中的“胸”指的是内心或头脑,“点墨”则是指一点墨水,比喻文采或学识。因此,“胸无点墨”字面意思是“心中没有一点墨水”,引申为没有才学、不读书、不懂文学艺术等。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注重学习、不积累知识的人。虽然它带有一定的贬义,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以作为自嘲或调侃的表达方式。
“胸无点墨”是形容人缺乏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的成语。它的来源与古代文人对学问的重视有关,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在现代语境中,它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尽管带有贬义,但也可用于轻松场合,表达一种幽默感。
表格展示:
词语 | 胸无点墨 |
拼音 | xiōng wú diǎn mò |
释义 | 形容人缺乏文化修养和知识,没有才学 |
出处 | 《旧唐书·李贺传》:“时贺年七岁,能辞章,有文名。父名晋肃,以避讳不得举进士。贺曰:‘子生十七年,而父官五品,岂得不仕?’……遂以‘胸无点墨’谓之。”(注:实际出处可能为后人引用)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批评他人或自嘲 |
近义词 | 学识浅薄、才疏学浅、一无所知 |
反义词 | 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
例句 |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胸无点墨,连基本的语法都搞不清楚。 |
适用场景 | 批评、教育、自嘲、讽刺等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胸无点墨”的含义及其使用方式。在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