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奄一息的息字的意思是什么】在汉语中,许多成语和词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逻辑。其中,“奄奄一息”是一个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濒临死亡状态的成语。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含义有大致了解,但对于其中“息”字的具体意思却不太清楚。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一、
“奄奄一息”中的“息”字,原意是指“气息”,即呼吸、生命活动的表现。在该成语中,“息”用来表示生命的微弱迹象,强调处于极度虚弱、濒临死亡的状态。
“奄奄”是形容气息微弱、即将消失的样子;“一息”则指最后的一口气。因此,“奄奄一息”整体意思是: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生命即将结束。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奄奄一息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字面解释 | 奄奄:气息微弱;一息:最后一口气 |
“息”的意思 | 气息、呼吸、生命活动的表现 |
成语整体含义 | 形容生命垂危,仅存一丝气息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人或动物濒临死亡的状态 |
近义词 | 垂死挣扎、命在旦夕 |
反义词 | 生龙活虎、精神焕发 |
三、拓展说明
“息”在古汉语中常与“气”连用,如“气息”、“喘息”。它不仅指生理上的呼吸,也常用来比喻生命力、活力。例如“心息”指的是内心平静,“息怒”则是平息愤怒。
在现代汉语中,“息”字仍有多种用法,如“休息”、“消息”、“利息”等,但其本义仍与“气息”密切相关。
四、结语
“奄奄一息”中的“息”字,核心意义是“气息”,象征着生命即将消逝的边缘状态。理解这一字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成语的含义,并在实际使用中避免误用。通过结合语境和字源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汉语的丰富性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