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趔趄是什么意思】“趔趄”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人在走路或行动时身体不稳、左右摇晃的状态。这个词多用来形容因身体虚弱、醉酒、受伤或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的步态不稳。
一、
“趔趄”是形容人行走不稳、左右摇晃的一种状态,通常带有动作上的不稳定感。它在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中都较为常见,可用于描述人的身体状态或情绪状态。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拼音 | liè qie |
基本含义 | 行走不稳,左右摇晃;身体失去平衡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人或动物走路不稳的状态,也可比喻事情进展不顺利 |
常见搭配 | 趔趄着走、趔趄了一下、趔趄前行 |
近义词 | 摇晃、蹒跚、踉跄、跌跌撞撞 |
反义词 | 稳健、稳健地走、稳步前进 |
例句 | 他喝醉了,走路有点趔趄。 她刚做完手术,走路还有点趔趄。 |
三、延伸理解
在文学作品中,“趔趄”有时也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紧张、不安或疲惫。例如:“他站在台上,声音有些发抖,身子也不由得趔趄了一下。” 这种描写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表达。
此外,在口语中,人们也会用“趔趄”来形容某些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够顺畅,比如:“这个项目推进得很趔趄,一直没能取得实质进展。”
四、结语
“趔趄”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既可用于描述具体的动作,也可用于抽象的表达。掌握它的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