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立说的意思】“著书立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通过撰写书籍、发表言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学术成就,也反映了其在某一领域中的影响力和贡献。
一、
“著书立说”字面意思是“撰写书籍,建立学说”。它通常用来指学者、思想家或作家通过系统性的写作,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对社会、文化或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该成语强调的是“著作”与“立说”的结合,即不仅要写出作品,还要有独立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因此,“著书立说”不仅是对作者写作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思想深度和影响力的肯定。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著书立说 |
拼音 | zhù shū lì shuō |
含义 | 指撰写书籍并建立自己的学说,表示一个人在学术或思想上的成就。 |
出处 | 常见于古代文献及现代文学中,如《汉书·董仲舒传》等。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学者、思想家或作家的学术贡献。 |
近义词 | 著作等身、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反义词 | 言而无物、空谈误国、无稽之谈 |
举例 | 如孔子著《春秋》,孟子著《孟子》,均属“著书立说”的典范。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评价学者、作家、思想家的学术成果与影响力。 |
三、延伸理解
“著书立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一种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我。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大众传播,“著书立说”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深入思考、理性表达,并为后人留下有价值的思想遗产。
总之,“著书立说”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学术行为,是思想与文字的结合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