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臂的词语意思是什么】“壮士断臂”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历史故事,常用于比喻为了大局或长远利益,不惜做出牺牲、果断舍弃某些局部利益的行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和牺牲精神。
一、词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壮士断臂 |
拼音 | zhuàng shì duàn bì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修传》:“夫士之高者,不为利动;其下者,虽有百金,犹不能移。今若以义而断臂,虽痛而不悔。” |
含义 | 比喻为了整体利益,果断舍弃局部利益,具有牺牲精神和决断力。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重大决策中,为了长远目标或大局,愿意放弃眼前的利益或部分资源。 |
近义词 | 砍仓割肉、忍痛割爱、以小博大 |
反义词 | 固执己见、因小失大、优柔寡断 |
二、成语背景与演变
“壮士断臂”最早出自《三国志》,原意是指一位有气节的勇士为了保全自己或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手臂。后来,这一说法被引申为一种精神象征,广泛用于政治、商业、军事等领域,表示在关键时刻必须作出艰难抉择。
在现代语境中,“壮士断臂”常常被用来形容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果断削减非核心业务,以集中资源应对主要问题;或者在个人生活中,为了更大的目标,放弃一些短期利益。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商业管理 | 公司在市场低迷时,选择关闭亏损部门,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 |
政治决策 | 领导人在面对重大政策调整时,敢于牺牲部分利益以换取整体进步。 |
个人成长 | 一个人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放弃安逸的生活环境,选择挑战自我。 |
四、结语
“壮士断臂”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要有勇气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这意味着要承受一定的痛苦或损失。真正的强者,往往是在关键时刻敢于舍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