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古诗(送灵澈)
大家好,我是小房,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送灵澈古诗,送灵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2、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3、 编辑本段赏析 竹林掩映的寺院和远处传来的杳杳钟声,似非目之所接,耳之所闻,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就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
4、末二句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5、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末二句从送友人上船,到船儿远去,帆影模糊,直至消失在水天交接之处,眼前惟剩一江春水,流淌不息。
8、暗示的手法,也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表现得非常细腻生动,刘诗似对其有所借鉴,但又写得更为浓缩,全用白描(试比较作者的另一首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0、”),不是简单的沿袭。
11、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二评刘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方东树《昭昧詹言》评其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
12、从这首小诗中,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
13、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14、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15、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16、“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17、“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18、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19、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20、 [背景回放]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21、早年从严维学诗,颇有诗名,诗僧皎然荐之为官,后因获罪权贵而遭贬徙,归隐云门寺。
22、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23、 刘长卿和灵澈是一对忘年交。
24、他们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
25、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
26、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
27、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
28、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蚂蚂蚁森林树怎么变大】在“蚂蚁森林”中,用户通过日常低碳行为积累绿色能量,用来种下虚拟树木。而这些树...浏览全文>>
-
【蚂可以组的词介绍】“蚂”是一个常见的汉字,通常用于组成与昆虫相关的词语,尤其是蚂蚁类的动物。在日常生...浏览全文>>
-
【蚂蟥最怕什么东西】蚂蟥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环节动物,常出现在池塘、溪流和湿地中。它们以吸食动物的血液为生...浏览全文>>
-
【蚂蟥是什么】蚂蟥,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淡水环境中。它们属于环节动物...浏览全文>>
-
【蚂蟥能不能吃】蚂蟥,又称水蛭,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环节动物。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将其作为食材或药材...浏览全文>>
-
【蚂蟥和水蛭区别】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听到“蚂蟥”和“水蛭”这两个词,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具...浏览全文>>
-
【蚂蟥和水蛭不一样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将“蚂蟥”和“水蛭”混为一谈,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生物。但实际...浏览全文>>
-
【蚂蝗养殖利润与成本】蚂蝗,又称水蛭,在中药材中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蚂蝗养殖逐渐成...浏览全文>>
-
【蚂蝗吃什么】蚂蝗,又称水蛭,是一种常见的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淡水环境中。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浏览全文>>
-
【马桶堵住怎么办】马桶堵塞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使用体验,还可能引发污水外溢等卫生问题。面对...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