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臂意思是什么】“壮士断臂”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三国志·魏书·王修传》中的典故。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壮士为了保全整体而主动舍弃局部”,常用来比喻在关键时刻为了长远利益或大局着想,不得不做出牺牲或放弃某些东西的决断。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壮士断臂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修传》 |
字面意思 | 壮士为了保全整体而断去手臂 |
引申义 | 为大局或长远利益而做出牺牲或放弃 |
使用场景 | 表达在关键时刻做出果断决策的智慧与勇气 |
近义词 | 舍车保帅、忍痛割爱 |
反义词 | 固执己见、因小失大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壮士断臂”的故事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王修传》,讲的是东汉末年,王修劝谏曹操不要对袁绍进行无谓的战争,认为应保存实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后来这个典故被引申为一种战略上的取舍,强调在复杂局势中,有时必须放弃一些看似重要的利益,以换取更大的成功。
在现代语境中,“壮士断臂”多用于形容企业、政府或个人在面临重大抉择时,为了整体利益而做出的艰难决定,比如裁员、转型、止损等行为。
三、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企业管理 | 公司为生存发展,选择关闭亏损部门,保留核心业务 |
政治决策 | 政府为稳定经济,放弃部分短期利益,推进改革 |
个人生活 | 在感情中,为了自我成长而选择分手 |
四、使用注意事项
- “壮士断臂”强调的是“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接受。
- 它适用于需要权衡利弊、有明确目标的情境。
- 不适合用于描述毫无计划、盲目放弃的行为。
五、结语
“壮士断臂”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要有远见和勇气,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出牺牲,才能实现真正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