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日是几月几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扶贫事业,我国设立了“国家扶贫日”。这一节日的设立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扶贫工作的认识,也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帮助贫困地区和人群的行动中来。
一、国家扶贫日的基本信息
国家扶贫日是每年的10月17日。该日期的选择具有特殊意义,它与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日”(10月17日)相呼应,体现了我国在扶贫工作中与国际社会接轨、共同推进全球减贫目标的决心。
二、设立背景与意义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区域间、城乡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为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不断加大扶贫力度。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国家扶贫日”,旨在通过集中宣传、活动开展等形式,增强全社会的扶贫意识,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三、历年主要活动内容
每年的国家扶贫日,各地都会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和实际行动,主要包括:
- 公益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进行扶贫政策解读和成果展示。
- 爱心捐赠: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
- 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教育、医疗、科技等帮扶活动。
- 经验交流:召开扶贫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
四、国家扶贫日的意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设立时间 | 2014年 |
活动时间 | 每年10月17日 |
设立目的 | 提高全民扶贫意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
主要活动 | 宣传、捐赠、志愿服务、经验交流等 |
社会影响 | 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公平发展 |
国家扶贫日不仅是对过去扶贫成果的回顾,更是对未来扶贫工作的激励。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扶贫工作的重心已逐步转向乡村振兴,但仍需全社会持续关注与支持。通过国家扶贫日这样的平台,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扶贫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建设更加公平、富裕的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