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其中,“行”字作为常见汉字,在许多成语中出现,用来表达行动、行为、行走等含义。本文将总结一些包含“行”字的常见成语,并以表格形式展示,方便查阅。
一、常见含有“行”字的成语总结
1.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流畅,毫无拘束。
2. 行之有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证明是有效的。
3. 行不苟合:形容人做事坚持原则,不随便附和别人。
4. 行色匆匆:形容旅途匆忙,神色紧张。
5. 行尸走肉:比喻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人。
6. 行不贰过:指犯了错误后不再重犯。
7. 行稳致远:强调稳步前进才能达到长远目标。
8. 行若无事:形容遇到紧急情况时表现得很镇定。
9. 行同能偶:指行为与能力相称。
10. 行而不辍:比喻坚持不懈地做某事。
11. 行藏用舍:指人的出处进退、行为选择。
12. 行香挂纸:旧时祭祀仪式的一种。
13. 行侠仗义:指帮助弱者,伸张正义。
14. 行己有耻: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感。
15. 行不履影:形容行为端正,不作虚伪之事。
二、表格汇总
成语 | 含义解释 |
行云流水 | 形容文章自然流畅,毫无拘束 |
行之有效 | 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证明是有效的 |
行不苟合 | 形容人做事坚持原则,不随便附和 |
行色匆匆 | 形容旅途匆忙,神色紧张 |
行尸走肉 | 比喻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人 |
行不贰过 | 指犯了错误后不再重犯 |
行稳致远 | 强调稳步前进才能达到长远目标 |
行若无事 | 形容遇到紧急情况时表现得很镇定 |
行同能偶 | 指行为与能力相称 |
行而不辍 | 比喻坚持不懈地做某事 |
行藏用舍 | 指人的出处进退、行为选择 |
行香挂纸 | 旧时祭祀仪式的一种 |
行侠仗义 | 指帮助弱者,伸张正义 |
行己有耻 | 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感 |
行不履影 | 形容行为端正,不作虚伪之事 |
三、结语
“行”字在成语中频繁出现,常用于描述行为、行动或状态,体现出汉语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加深对中华文化内涵的理解。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份实用且易懂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