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词语意思】“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对生活或工作态度较为消极、不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强调的是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选择顺其自然、不作过多努力,只要能够维持现状即可。
一、词语含义总结
词语 | 得过且过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用作形容词) |
含义 | 指对事情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不求进取,只求暂时安稳度过 |
出处 | 不见于古籍,为现代汉语常用语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懒散、缺乏动力的人或行为 |
褒贬色彩 | 贬义词,带有消极、不负责任的意味 |
二、详细解释
“得过且过”字面意思是“能过得去就过得去,能混过去就混过去”。它表达的是一种被动应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出现在人们面对压力、挑战或不如意时,选择不去积极解决,而是采取一种“随遇而安”的方式。
这种态度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让人暂时轻松,但长期来看,容易导致个人成长停滞、事业无进展,甚至影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三、常见用法示例
1. 他工作态度不积极,整天得过且过,老板很不满意。
2. 这种得过且过的心理,会让人错失很多机会。
3. 年轻人应该有追求,不能总是得过且过。
四、与相近词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是否同义 |
随波逐流 | 顺应潮流,没有主见 | 是 |
知足常乐 | 满足现状,心态平和 | 否(更偏向正面) |
逆来顺受 | 对不公之事忍受不反抗 | 是 |
不思进取 | 不想进步,不求上进 | 是 |
五、结语
“得过且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妥协,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利于个人发展。在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这种消极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