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评论
从信托登记系统2019年三季度的数据来看,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的比例逐渐下降。具体来看,从信托基金投资领域来看,9月新增规模中,工商企业募集金额创今年新高,并列第一;向金融机构募集的金额达到年度第二低水平;基础产业募集资金额超过房地产业,排名第三;房地产募集资金规模环比下降32.08%,规模比环比下降3.02%,下滑至第四位。其规模比例连续三个月下降,占比不到15%。邓鑫认为,这充分体现了行业对落实监管要求和及时为房地产融资业务降温的反应能力。
同时,上述数据也能反映出信托渠道业务的整体放缓。从信托功能和受托责任全年变化趋势来看,非主动管理和交易管理类信托产品占比呈下降趋势。信托登记系统9月数据显示,交易管理类产品占比明显下降,年内首次低于40%,非主动管理类产品初始募资金额和规模占比均创年内新低。可以看出,去杠杆、渠道缩减等监管要求。均在信托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中得到确认。
今年三季度信托渠道业务和房地产业务进一步下滑,这是近几个月来一系列严格的信托监管政策的落实。5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23号文件”,要求严格规范房地产信托业务,强调不得向“四证”不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资质不达标、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直接融资。7月,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房地产信托领域风险防控,针对近期部分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长过快、增幅过大的情况,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启动约谈警示,要求这些信托公司控制业务增速,提高风险管控水平;8月,监管部门发布的“64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准入和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变,力度不减”;随后,监管下发要求部分信托公司收紧渠道业务,进一步加强了对信托渠道的监管。
在减少准入、控制房地产的同时,信托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进一步增强。信托登记系统三季度数据显示,9月份投入实体经济的信托资金占新增规模的68.52%。对此,邓鑫认为,信托投资实体经济的资金占比稳步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行业落实监管部门防范风险、控制乱象、支持经济实体发展的趋势。
邓鑫表示,总体来看,信托公司规模稳定、渠道减少、管理有力的趋势发生明显变化,主动管理意识和业务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行业发展呈现积极变化,各项信托监管政策措施落实成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