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早春古诗】《城东早春》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一首描写早春景象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展现了初春时节城东一带的生机与希望。诗中通过对柳色、草色、花影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一、诗歌
《城东早春》原文如下:
> 诗家清景在新春,
> 绿柳才黄半未匀。
> 若待上林花似锦,
> 出门俱是看花人。
这首诗以“早春”为背景,通过描写城东地区初春的景色,表现了春天刚刚开始时的清新与淡雅。诗中“绿柳才黄半未匀”一句,形象地刻画了柳枝刚发新芽、颜色尚未完全转绿的状态,表现出早春的含蓄之美。“若待上林花似锦”则用对比手法,暗示如果等到春深花盛之时,街上便满是赏花的人群,而此时却还显得安静而宁静。
二、诗歌赏析要点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杨巨源(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早春景色与自然之美 |
意象 | 绿柳、草色、花影、上林花 |
表达方式 | 白描、对比、借景抒情 |
风格 | 清新自然,含蓄典雅 |
情感 | 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全诗仅28字,却生动描绘出早春的典型景象。
2. 画面感强:通过“绿柳才黄”、“花似锦”等词句,营造出一幅鲜活的春日画卷。
3.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爱。
四、历史评价
后世文人对《城东早春》多有赞誉,认为其语言质朴而不失美感,意境深远而不晦涩。清代学者沈德潜曾在《唐诗别裁》中评曰:“写早春之景,不落俗套,清新可喜。”
五、结语
《城东早春》虽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但其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一幅早春的风景画,更是一首寄托诗人情感与审美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