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作者)

导读 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作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作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引言:孤帆远影碧空尽是哪位诗人?哪句诗的句子?这句诗所表达的诗句是什么呢?以及整首诗表达诗人哪些情感呢?下面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一、基本概括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为人爽朗大方,喜欢饮酒作诗,喜欢交友,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等,李白的诗艺术成就极高,他歌颂祖国山河与美好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具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上统一,其诗歌大多数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富于自我表现,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厚。

2、在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这就是李白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的原因所在。

3、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影响。

4、二、诗词赏析黄鹤楼在江夏与广陵相距数百里,诗人举足轻重,将蜀地无天,尽收于短短四句诗中,第一句说有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西,第二句描写阳春三月,诗人,一路江西风光后两句写银墨鱼碧空尽头的孤帆和雨天相近的江河,像一条无形绳子,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距离该诗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空间,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时间上顺承关系,给人以流动之感,加上动词自身给诗歌带来动感,更加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意境。

5、三、表达情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为朋友孟浩然离去而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友情。

6、以上就是小编介绍李白以及所作诗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孤帆远影碧空尽”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句子。

8、原文如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扩展资料:一、诗词解读1.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11、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1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13、之:往、到达。

14、广陵:即扬州。

1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16、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17、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18、辞:辞别。

19、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20、下:顺流向下而行。

21、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22、尽:尽头,消失了。

23、碧空:一作“碧山”。

24、唯见:只看见。

25、天际流:流向天边。

26、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27、2.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28、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29、二、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30、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31、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2、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3、“孤帆远影碧空尽”全句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4、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面的句子,是李白遇到了孟浩然之后做的一首诗。

35、这首诗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这首诗主要表达的就是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之情。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