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译

2025-09-13 14:13:37

问题描述:

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译,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3 14:13:37

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译】一、

“商鞅立木”是《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改革家商鞅在推行变法前,通过“徙木立信”的方式树立威信,赢得百姓信任的故事。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坚定决心,也展示了其政治智慧和对民众心理的深刻把握。

商鞅以“徙木立信”为手段,成功地让秦国百姓相信新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从而为后续变法奠定了基础。这个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常被用来说明诚信在治理中的重要性。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史记·商君列传》节选) 现代汉语翻译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法令已经制定好,但还没有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于是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国都的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百姓觉得奇怪,没有人敢去搬。于是又说:“能搬的人赏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有一个人搬了过去,立即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不会欺骗百姓。
民皆悦,于是令之。 百姓都高兴了,于是开始颁布法令。

三、总结

“商鞅立木”是一个典型的以行动取信于民的案例,展现了商鞅在变法初期如何通过小动作建立大信任。这一策略不仅增强了百姓对新法的信心,也为秦国后来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强调了“言而有信”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古代政治家在推行改革时所采取的策略与智慧。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和领导力培养,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