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在中国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导读 学区房,在中国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注:我们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学区房,特指那些可以上名校的房子。通常来说,在同一个片区,一等学区房,

学区房,在中国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注:我们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学区房,特指那些可以上名校的房子。

通常来说,在同一个片区,一等学区房,二等轨交房,三等普通房。

学区房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楼市下行的时候它最抗跌,楼市复苏的时候,它往往也是率先收复跌幅并领涨。

房子一旦与学校捆绑,要调控它,不仅要靠住建部门,教育部门往往也得参与进来。

针对学区房的调控,北京(楼盘)的多校划片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学区房的泡沫一定程度上得到挤压。

你会经常听到某套房总价下跌100万乃至200万,再往下打听,往往就是学区房。

学区的价值,不好量化,它的溢价有时候很离谱,说到底它已经跟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只与最顶端的人群的购买力有关。这些人一旦离去,回调也非常厉害。

针对学区房的调控还在继续。

12月4日,深圳(楼盘)螺岭外国语试验学校发布的一则公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学校推出第一个则公告的理由很有兼顾公平的味道,防止通过买房来临时择校性入学。

30平米以下的,要求居住6年以上,且房主在深圳不能有比这套房面积更大的住房。

30-50平米,必须是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4年以上。

50平米以上的,必须是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1年以上。

以教育的名义参与住房调控,又创新了一步。

这则公告如果生效,意味着那些极小户型的学区房价格必然应声下跌。

该学校发

也许是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一切终回到原点,但这件事的背后却仍然值得探讨一番。这件事其实和刚刚尘埃落定的浙江英语考试如出一辙。

很多人会认为,学位资源不足,这样的甄别的确有必要,但在我看来,这就是拍脑袋,自我感觉的“公平”,其实制造了更大范围的“不公平”。

为什么这么说?

学校意图通过住房来实现更为细致的甄别,看上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公平,但这与“租购同权”的大方向相悖,虽然“租购同权”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却的的确确开了倒车。从长远来看,要解决学位不足的问题,必然不是想方设法做减法,而是尽可能做加法,调动各种资源增加学位才是正道。

同样是解决学区房问题,北京是通过多校划片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入学需求,简单说是增加供应,至少是实现了结构性增加学位的供应,而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做法却是通过设置高门槛的方式来做排除法,这是一种压缩需求的做法。

作为一所学校,它是否有这个权力来做这样的限制,也是非常值得商榷的。房子作为个人名下财产,你一个学校凭啥通过面积大小来给我划分三六九等呢?

此外,一线城市的房子非常贵,通过面积+年限的方式会误伤很多人。

我就是买的30平米的房子,也是真正居住的,凭啥要居住4年才能让孩子上学,而别人60平米的房子住上一年,孩子就可以入学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资源的稀缺是所有大中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而这也是“租购同权”难以真正落地的根本原因。

应该允许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开办私立学校,同时允许全市范围内招生。后者为了提供优质教育,也许学费会贵很多,退一万步讲,它能贵过当前一套学区房的价格吗?倘若真的实现,学区房的问题会不会大为缓解?相信市场,不要迷恋文件。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投入经费,培养更多示范类人才,兴办更多的公立学校,另一方面也

最后,还是关于学区房。

我个人的建议是,一些极老极破极小的学区房不要再买了。

一是这类房子本身已经到了生命末期,居住价值已经基本没有了。

二是投资空间也非常小,本身价格就比较贵,投入资金很多,再出售也赚不到多少溢价。

三是从深圳这个事情来看,政策风险的确在加大,这次是学校(虽然撤销了),下次是个更高级别的,真的落地,你也只能兜着。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