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楼市新政效应分化 一线城市销量大幅增长

导读 音频评论7日,指数研究院发布房地产市场最新成交数据。楼市“330新政”实施一周以来,机构监测的22个主要一二线城市累计住宅成交面积较前一

音频评论

7日,指数研究院发布房地产市场最新成交数据。楼市“330新政”实施一周以来,机构监测的22个主要一二线城市累计住宅成交面积较前一周上涨4.9%。其中,一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增长7.5%左右,广州、北京成交量环比增长近40%;代表半数二线城市成交量环比上涨,总成交量较前一周微涨4.0%。

3月底,房地产政策陆续释放重大利好,市场信心有所提升。国土部、住建部、央行、税务总局等部委相继发布通知,对土地供应和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做出一系列调整;同时明确公积金购买首套房最低首付降至20%,商业贷款购买二套房最低首付降至40%;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免征期限由5年降为2年。

但由于此前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新政实施以来不同城市的刺激效果也存在差异。

从数据来看,上周22个一二线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继续上涨4.9%,但并非所有城市都有所上涨,环比上涨的城市不到六成。

政策出台前后5天的成交数据显示,22个城市整体跌幅为8%。其中,北京、南京、广州等9个城市日均成交量有所增长,南京、广州、北京成交面积环比增长超过20%。其他13个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昆明跌幅接近50%。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恰逢清明假期。十大城市仅开盘6个项目,合计推出近900套房源。推送量较前一周大幅减少。一线城市中,上海仅1个项目开盘,北京、深圳、广州无新项目开盘;二线城市除天津、杭州、重庆外,无新开盘。南京比较积极,开了三个项目,武汉和成都只有一个项目。

价格方面,这些项目的整体价格平均上涨了3%。除南京两个项目外,其他项目开盘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上海远洋金奈价格涨幅最大,达到10%。

据亚洲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清明节一直是楼市营销的传统“淡季”。今年3天假期,虽然开发商推出的新盘不多,但政策释放的利好正在加速淘汰前期产品。对于购房者来说,在“330新政”的推动下,房价上涨的预期和楼市的“抄底”情绪刺激了刚需和新改购房者积极入市,这也成为过去一周楼市成交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

郭毅也表示,在市场环境的持续宽松和政策利好的多重刺激下,首次购房的迫切需求和二次改善型购房需求的热情正在恢复。虽然由于网签数据的滞后性,上周的成交数据并没有直接反映出“330新政”对楼市的提振作用,政策利好还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然而,楼市短期销售增长表明,买家对看涨后市的信心正在增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