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的房企活在高光之中有的房企遭遇了流年不利
2018年,有的房企活在高光之中,有的房企遭遇了流年不利。
华夏幸福断臂求生、中弘股份告别A股、银亿股份遭遇债券违约……
单独来看,这些可能都只是小概率事件,各有各的成因,但是放在整个房地产行业中来看,也勾画出一幅别样的行业图景。
中弘股份:告别A股
2018年12月28日的这一天,中弘股份 被摘牌。
在资本市场叱咤八年之久,这家公司在2018年成为了当年度退市A股的第一家上市房企。
从经营连锁加油站发家到转型文旅,哪怕是在“高送转”上玩得顺溜,董事长王永红对于退市的结局也无力回天。他可能甚至都没能料想到,公司的股价会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梦想从来不会被打折,只要有一直做下去的勇气。”曾经,王永红是这么说的。
中国商界不缺梦想,但把梦想照进现实,需要勇气、运气更需要实力。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弘的退市,但至少有一点为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是时候要从高送转能炒高股价的美梦中醒来了。
殊不知,高送转炒高股价的背后其实是有代价。上市公司给自己吹大市值泡泡的同时,也是在最大限度地加着杠杆。中弘股份,亦不例外。
现在,王永红已经避走香港,留下了一地鸡毛。隔江北望,也许他会发现,A股优胜劣汰的机制正在走向成长和完善。长期缺乏业绩支撑的差股终究很难再获得资本的青睐。
泰禾集团:野心敌不过现实
不断被曝出的裁员、被国际评级机构降级、没有明显改善的财务数据……2018年,这种种不利都在跟泰禾(000732.SZ)发生着关联。
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数据显示,泰禾全年的销售额为1300多亿元,位列百强房企第20位。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跟董事长黄其森2017年年底的放言,存在一大截的差距。他当时称:“2018年销售目标2000亿元,资产负债率降低到75%”。
与此同时,在排名前20位的房企中,泰禾的目标完成度也最低。
泰禾不是没有在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和加速回款,但毕竟公司的现状已经不允许它再像以前一样大手笔并购。
这家公司在2018年的拿地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按照12月初的表态,全年新增10余宗土地,投入约69亿元。反观2017年,则是36个项目,552亿元的投入。
好在,这家公司还有自己的拳头住宅产品“院子系”;在医疗、教育、影视、商业等板块也在全面发力。
华夏幸福:2018年不幸福
华夏幸福(600340.SH)不是没有过高光时刻:曾经这家公司的年均净利润增速超过30%,曾经公司的股价在5年时间里上涨过6倍。
但裁员自救、断臂环京、打折卖楼、整合产业、引入平安等等,也在2018年这一年,在这家公司上演。
上交所对其的18个问题问询,已经揭开了这家公司资金危机的冰山一角。无论怎么样,活下去,保住现金流,也是华夏幸福最为重要的事情。
区别于一般房地产公司,在过往的时间里,华夏幸福以独特的“产城+住宅开发”模式,逐渐走向壮大。但公司主营业务不在造商圈、造小区,而是造城—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产业新城。
华夏幸福对于造城的胃口并不小。从2015年签约了20多个园区,到2017年猛增至近70个。它不仅进行着大肆扩张,同时还在进行大规模的合作股权模式。这也为其日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产城模式里本就存在回款速度下降的风险,公司初始投入资金缺口和压力大,因此需要过硬的招商引资能力,否则就有投入打水漂的风险。
一旦自身房地产业务造血功能不足,在对外扩张中对于外部融资的依赖度也会变大。
此外,重押环京,过度依赖政府的产城模式必会受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
过度透支未来发展,到头来终究还是成为祸根。不过,相对而言,华夏幸福是幸运的,至少它没有倒下。
银亿股份:跨界之路不好走
2018年的年末,投资人的集体提前赎回,银亿股份(000981.SZ)不堪重负—3亿元债券的违约,正在引发蝴蝶效应。
从体制内下海创业到成为资本大鳄,银亿集团董事长熊续强的一生堪称传奇。他亲手创办的银亿一度让他坐上宁波(楼盘)首富的位置,而在2018年却遭遇资金危机开始断臂求生。
对于银亿来说,之前如果可以给它3亿元,公司或许能缓过来。但现实骨感,银亿从房地产转向高端制造业的梦想,可能即将面临着搁置。
关于银亿的困境根源,有评论认为是源自公司过早确立向“房地产+高端制造”双主业格局转型的调整,以至于没有抓住2016年和2017年这波房地产的红利。
2016年那一年,银亿曾耗费超百亿收购了国外三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到了2018年,巧合的是,凡是跟车搭上关系的开发商,不约而同出现了各类的麻烦,包括银亿。
对于银亿来说,“房地产+高端制造”双主业之路,并不好走。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熊续强依旧是一位有梦想的企业家。他曾称,公司在2020年将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纳税超百亿元。
朗诗:多元化并不美丽
如果多元化是属于大房企的尝试,那么对于一家小房企而言,能够脚踏实专注于某个细分行业便会显得弥足珍贵。
而朗诗,不愿意这样。
按照朗诗的设想,公司要从单一的地产开发公司,定位为以绿色环保为核心,由多种业务组成的纵向一体化综合型绿色集团。在董事长田明的规划里,除了长租公寓、养老服务、绿色金融,还要做绿色建筑设计、物业服务、绿色装饰、资产运营、销售服务等各个领域。
只是,当下的种种结果表明,多元化的发展,更像是给公司壮胆的口号,仅此而已,广撒网未必能多钓鱼。
2018年,这家公司还是没有迈进400亿元的销售关口,在行业的排名也跌出60名之外。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近三年的高点,现金流净额为负,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多项指标无不显示公司的基本面并不乐观。
而曾经,这家以“绿色地产”著称的企业是不少房企的座上宾,可叹的是,绿色地产市场的竞争加剧,让朗诗的房地产销售板块也出现增长乏力。
南京新百:并购有风险
如果可以选择,南京新百(600682,股吧)(600682.SH)应该不会在2014年考虑买下英国百货HOF的股权。
这笔达1.55亿英镑的交易对价,曾是当年A股最大的一次直接收购,也是彼时国内零售业已知的最大一笔境外投资。
按照当时南京(楼盘)新百控股股东三胞董事长袁亚非的构想,南京新百引进HOF有望成为国内百货业从传统百货到现代百货转型的范例,能对传统的招租联营商业模式发起改变,同时也是实体零售业4.0模式的落地之作。
但2018年年中的财报显示,公司为上半年百货企业中亏损最为严重的企业,净利润-15.9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895.68%。这也是由于公司旗下英国百货资产的三家经营主体进入破产清算带来的18.4亿元计提商誉减值。
往前追溯,南京新百可能败在忽视了跨国交易的风险。事实上,单看资产质量,2014年的HOF已经日渐式微,财报上显示已经资不抵债。
当然外界很难知道,这笔收购当时是否有提振南京新百股价的诉求。
对于这家老牌的百货公司来说,已经走上了剥离资产并转型的道路,从脐带血库、干细胞工程、到生物医药,养老健康已经是公司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
跟此前一样,进入大健康,南京新百也是通过收购的方式。
问题是,并购失败会不会重演?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盘点关于创新的四字词语】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已成为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力。无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浏览全文>>
-
【盘点关于除夕的古诗词】除夕,作为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自古以来,文人...浏览全文>>
-
【盘点公寓房和商品房的区别】在购房过程中,很多人会对“公寓房”和“商品房”这两个概念感到困惑。其实,这...浏览全文>>
-
【盘点跟兔子有关的网名】在如今的网络世界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一些可爱、有趣的网名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或兴...浏览全文>>
-
【盘点跟手有关的成语】在汉语中,许多成语都与“手”这个字密切相关,它们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的动作或状...浏览全文>>
-
【盘点高中开学必备物品清单】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很多高中生和家长都在为开学做准备。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地整...浏览全文>>
-
【盘点高考注意事项】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关系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发挥...浏览全文>>
-
【盘点高层顶楼最贵的原因】在房地产市场中,高层住宅的顶楼往往价格较高,许多购房者对此感到疑惑:为什么顶...浏览全文>>
-
【盘点非洲人与动物的纪录片】非洲,这片充满神秘与生机的土地,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无数野生动物的家...浏览全文>>
-
【排骨炖玉米煮多少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排骨炖玉米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既营养丰富又味道鲜美。很多人...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