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三大乱象第一套房利率上升 意外伤害了刚需群体
记者了解到,自“317”启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楼市调控成效显著,一二线城市楼市进入“速冻”模式。然而,在国家层面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第一,双合同屡禁不止,在一些城市已经非常猖獗。合肥、福州等地的采访都透露,6月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冲击半年业绩的特殊时期。为了实现销售目标,许多房地产企业都不顾一切地签订“双合同”。这在一些东部城市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但监管部门很少对此进行调查和处理。不少购房者向记者反映,新房装修成本高于购房成本,但装修成本无法计入首付,实际首付达到60%至70%,大大增加了购房者的压力,与调控的有效性背道而驰。买家普遍呼吁国家加强监管,掀起一轮整治行动。
二是行政干预明显,统计数据失真。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讲政治”,把“环比无增长”列为政治任务,粗暴干预市场。比如通过大幅延迟新获批预售面积,造成市场销售面积减少的假象,5月一线城市新获批预售面积环比“减半”。福州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营销总监告诉记者,目前政府要求高端和低端项目必须匹配才能取得预售证书并备案。作为限制性措施,在限价令下,开发商和房管部门将被迫玩数字游戏。“比如有些高价楼已经卖了,但房管部门之所以在网上签订单,是为了拖,而不是在网上签。当一些价格较低的低端项目需要线上签约时,高、低项目会与线上签约相匹配,整体线上签约价格不会太高。”
第三,房贷政策一刀切,第一套房利率上升,不小心伤害了刚需者。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纷纷上调首套房贷利率,这一趋势逐渐蔓延到二三线城市。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4.73%,而去年5月份为4.45%。北京、厦门、福州等地部分银行甚至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10%。厦门大学金源研究院院长戴认为,对于“金融机构将提高首套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的做法,相关方应该介入。金融机构不应该在房贷政策上“一刀切”,而应该区别对待各类购房者,以此来支持刚需买房的客户的购房热情,防止房价“大涨”的同时也要防止“大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盘点关于创新的四字词语】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已成为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力。无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浏览全文>>
-
【盘点关于除夕的古诗词】除夕,作为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自古以来,文人...浏览全文>>
-
【盘点公寓房和商品房的区别】在购房过程中,很多人会对“公寓房”和“商品房”这两个概念感到困惑。其实,这...浏览全文>>
-
【盘点跟兔子有关的网名】在如今的网络世界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一些可爱、有趣的网名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或兴...浏览全文>>
-
【盘点跟手有关的成语】在汉语中,许多成语都与“手”这个字密切相关,它们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的动作或状...浏览全文>>
-
【盘点高中开学必备物品清单】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很多高中生和家长都在为开学做准备。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地整...浏览全文>>
-
【盘点高考注意事项】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关系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发挥...浏览全文>>
-
【盘点高层顶楼最贵的原因】在房地产市场中,高层住宅的顶楼往往价格较高,许多购房者对此感到疑惑:为什么顶...浏览全文>>
-
【盘点非洲人与动物的纪录片】非洲,这片充满神秘与生机的土地,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无数野生动物的家...浏览全文>>
-
【排骨炖玉米煮多少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排骨炖玉米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既营养丰富又味道鲜美。很多人...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