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茇的读音和介绍】“荜茇”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组合,常用于中药领域。对于不熟悉该词的人来说,可能会对其读音和含义感到困惑。本文将对“荜茇”的读音进行准确标注,并简要介绍其来源与用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词汇。
一、
“荜茇”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胃寒、腹痛等症状。在读音上,“荜”字读作 bì,而“茇”字则读作 bá。两者合起来读作 bì bá。
该药材来源于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实,主要产于东南亚及中国云南、广西等地。在中医中,它被认为是一种温性药材,适用于寒证、气滞等情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荜茇 |
拼音 | bì bá |
注音符号 | ㄅㄧˋ ㄅㄚ |
英文名称 | Piper longum |
科属 | 胡椒科(Piperaceae) |
来源 | 荜茇的未成熟果实 |
性味 | 辛、热 |
功效 |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
主治 | 胃寒、腹痛、呕吐、腹泻等 |
产地 | 东南亚、中国云南、广西等地 |
使用注意 | 阴虚火旺者慎用;不宜与苦寒药物同用 |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荜茇”虽然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但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了解其读音与基本功效,有助于我们在阅读相关文献或使用中药时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