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滥觞是怎么解释的

2025-09-02 10:30:14

问题描述:

滥觞是怎么解释的,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2 10:30:14

滥觞是怎么解释的】“滥觞”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文学和历史语境中,用来形容事物的起源或开端。它原本指的是一条小河在源头处的水流,后来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本文将从词义、来源、用法等方面对“滥觞”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词义解析

“滥觞”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这里的“滥觞”原意是指河水初发之处,水势微弱,仅能漂浮酒杯(觞),故称“滥觞”。

后世引申为事物的起源或开端,如“文化滥觞”、“思想滥觞”等,表示某种文化、思想、制度等的最初形态或萌芽阶段。

二、词源与演变

项目 内容
出处 《尚书·禹贡》
原意 河水初发,水势微弱,可漂浮酒杯
引申义 事物的起源、开端
文化意义 常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强调初始状态的重要性

三、常见用法举例

例句 解析
中国诗歌的滥觞可以追溯到《诗经》。 表示诗歌的起源在《诗经》时期
这种思想的滥觞出现在战国时期。 强调思想的萌芽阶段
现代教育理念的滥觞源于古代儒家思想。 指现代教育理念的根源

四、与其他类似词汇对比

词语 含义 与“滥觞”的区别
萌芽 事物开始出现的状态 更强调初期的生长过程
起点 事物开始的地方 更偏重位置或时间上的起点
滥觞 事物的初始阶段 更强调原始状态和影响

五、总结

“滥觞”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语,不仅有其字面意义,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常用于描述某一事物的起源或开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历史厚重感。在写作或学术研究中,合理使用“滥觞”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度。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词义 事物的起源或开端
出处 《尚书·禹贡》
原意 河水初发,可漂浮酒杯
引申义 文化、思想、制度的初始阶段
常见用法 “文化滥觞”、“思想滥觞”等
对比词汇 萌芽、起点、滥觞
文化价值 强调初始状态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滥觞”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在学习和使用中细细体会。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