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两句诗以极富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国家动荡、个人命运坎坷的悲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痛楚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叹。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
文天祥在1279年被元军俘虏后,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写下《过零丁洋》,抒发了自己在战乱中孤苦无依、忠君报国却无力回天的复杂情感。“山河破碎”指的是国家领土被侵略、政权崩塌;“风飘絮”则比喻国家如飘零的柳絮,随风而散,无法挽回。“身世浮沉”指个人命运起伏不定,“雨打萍”则是形容人生如浮萍般漂泊无依,风雨交加。
这两句诗不仅写景,更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与人生感慨,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总结分析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 作者 | 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 |
| 诗句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 意象 | 风飘絮、雨打萍 |
| 背景 | 南宋末年,国破家亡,文天祥被俘 |
| 情感 | 国破之痛、身世之悲、忠贞不屈 |
| 主题 | 爱国情怀、人生漂泊、命运无常 |
| 语言风格 | 沉郁顿挫,富有画面感 |
| 历史意义 | 反映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与士人精神 |
三、延伸思考
这两句诗不仅是文天祥个人命运的写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遭遇。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或为国捐躯,或忍辱负重,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文天祥虽身处绝境,却始终坚守气节,体现了儒家“士不可不弘毅”的精神。
从文学角度来看,诗句运用了自然意象来隐喻人生和国家的命运,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象征性,是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
四、结语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更是文天祥心灵深处的真实写照。它提醒我们,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命运往往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家国的忠诚与对生命的坚韧,始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