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油面筋的做法】清水油面筋是一道传统的江南家常菜,外酥里嫩,口感独特,常用于炖汤或炒菜。其制作过程虽看似简单,但关键在于面团的揉制和油炸的火候控制。以下是制作清水油面筋的详细步骤总结。
一、材料准备
| 材料名称 | 用量(单位) |
| 面粉 | 500克 |
| 清水 | 250毫升 |
| 食用油 | 适量(炸制用) |
二、制作步骤
1. 和面
将面粉倒入盆中,慢慢加入清水,边加边搅拌,直到形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醒发30分钟。
2. 搓条与切块
面团醒好后,取出搓成长条,切成小剂子(每个约20-30克),用手掌压扁,再搓成圆球状。
3. 油炸
锅中倒入足量食用油,加热至六成热(约160℃)。将面团球轻轻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拨动,使其受热均匀。待表面起泡、颜色变金黄时捞出,沥干油分。
4. 复炸(可选)
若想更酥脆,可将油温升至七成热(约180℃),再次放入面筋复炸10-15秒,捞出控油即可。
三、注意事项
- 面团不宜太硬或太软,否则会影响成品的口感。
- 油温控制是关键,过低易吸油,过高则易焦。
- 油面筋可以保存一段时间,放在阴凉处或密封袋中,食用前可再复炸一次。
四、总结
清水油面筋虽然制作简单,但讲究技巧和火候。掌握好面团的揉制和油炸的时间,就能做出外酥内软、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无论是单独食用还是搭配菜肴,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选择。
如需进一步提升风味,可在油炸后撒上少许盐或五香粉,增加层次感。希望这份做法能帮助您在家轻松做出地道的清水油面筋。


